上海电力:从制造到“智”造 且看“魔术师”如何点石成“金”

能源 2018-07-05 09:04:05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居住了20个年头之后,王阿姨觉得姚西小区和自己家里一下子亮了起来。“盼了3年,终于把‘光明工程’盼来了。这下小孙子放假住在我这里,空调可以放心开了。”

上海姚西小区总计1274户居民成为“光明工程”的受益人,困扰他们多年的用电瓶颈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随着老旧表前线路和设备的更新,居民们再也不用为有电难用而烦恼了。

2017年,历时3年的上海市老旧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改造迎来胜利收官,全市共有约6500个住宅小区、296万户居民迈入了一片光明的新天地。对于这项贴心的改造,居民们亲切地称其为“光明工程”。

/

共产党员服务队在中共一大会址进行重要保电巡线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上海电网是华东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负荷密度最高的地区,是典型的大受端电网。上海电网是城乡一体化电网,供电营业区覆盖整个行政区6340.5平方公里,供电人口近2420万。

到2017年底,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948座,输电线路2.35万公里,全市装机容量2400万千瓦,最大市外来电1629.7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26.77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3268.2万千瓦,售电量达到1276.52亿千瓦时。

检修公司的王和杰王师傅是运检部门的“老法师”了:“如今,特高压输电技术已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一张电力明片——电压等级是最高的,交流电压达到1000千伏、直流电压达到正负800千伏及以上。我们上海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只有一座,这么说吧,输电系统中任意一个设备有故障了造成跳闸或者外来破坏跳闸,就相当于上海的一个区的电就没了!所以,我们还有一个说法‘上海每三盏灯,就有一盏灯是我们特高压站点亮的’!”

用上电只是第一步,用好电是下一步。

缩短电力抢修时间,用心服务、网格化管理的抢修机制,保证承诺兑现;连续多年对低电压现象进行滚动的城网改造,提高市民用电和生活质量,以民为本的“让灯先亮起来”的服务理念已经渗透“上电人”的骨髓;全市范围内受理分时电表安装,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夜间半价的用电优惠,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技术革新带来的“畅用”体验; “电力、物业、社区”共建便民服务机制、社区用电协调委员会、营业室夏季延长营业时间,优质服务便民措施还在推陈出新……

/

海上风电建丰碑

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是一座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港的跨海长桥,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上海东南的辽阔海面上。除了一望无垠的大海,大桥两侧,数十台高高矗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引人注目,这就是著名的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是我国乃至亚洲首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自2010年一期工程竣工后,便源源不断地为上海千家万户供应清洁、安全、可靠的电力。去年,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上网电量48031万度,相当于节约燃煤15.5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70万吨。

如今,绿色发展成为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新能源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科技高地,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试想一下,吹着风,居然就能把电给“收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上电人”有心啦!

智能电网改变未来用电生活

/

上海黄浦区试点商业建筑虚拟电厂项目

在上海市中心黄浦区,一座不同寻常的电厂正在悄然建设中。它不建厂房、不烧煤、不烧气,预计今年年末,它能在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出约5万千瓦电力来“削峰填谷”。这座明确写入上海市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由众多分布式储能设备集合而成的黄埔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正成为上海市电力体制改革、智能电网建设的独特案例。

今年1月,位于黄浦区九江路上的宝龙大厦第八次参与了虚拟电厂试运行,“发电”能力达100千瓦。宝龙大厦仅仅是黄浦区虚拟电厂的一个项目。迄今,虚拟电厂最大规模的一次试运行,参与楼宇超过50栋,释放负荷约1万千瓦。

上电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杨建林博士提起这个工程满脸骄傲:“与其说这是一个变废为宝的工程,倒不如说这是一次化零为整的尝试!”

什么是虚拟电厂?发电和用电保持动态平衡,是电网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水平提高,电力峰谷差不断加大。为了保证高峰期供电安全,上海电网不得不保留大量的冗余发电能力,造成资源浪费。虚拟电厂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理说来也简单。”杨建林博士告诉记者,“以宝龙大厦为例,在冬夏两季用电高峰期,我们的系统只需对大厦各楼层中央空调的预设温度、风机转速、送风量等参数进行一定的柔性调节,就能够通过减负为电网释放出100千瓦电能。”

虚拟电厂在之前并无先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尝试与创新,也正是上海这座城市所固有的特点赋予了尝试的先决条件。”杨博士说的先决条件,就是上海市中心众多的商圈。

目前,黄浦区内95%以上符合安装要求的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楼、商场、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都实现了能耗在线监测。由上海市经信委牵头、上电经研院参与规划设计、上海腾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实施的《上海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已于2016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将在三年内全面完成。

“现在时间已过半,再过不到一半的时间,将会有一个新的玩意儿出现——它将实现的是柔性负荷控制,柔性负荷在一定时间内灵活可变,可在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前提下,达到削减或增加负荷的目的。”这样一来,不仅减缓了负荷,还提高了用户体验,杨博士说,这就是科技创新带来的惠民,实打实的,看得见的。

当然,“上电人”悄悄在做的不仅仅只有一个虚拟电厂,事实上,上海电力为市民所做的贡献早已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截至2018年,上海电动汽车公司已建设国家电网充电站点520个,共计充电桩6484台,分布于上海16个行政区。520个站点6484台充电桩中,城市快充站点338个,公交站点有30个,高速快充站点27个,离散点125个……

创新发展 精益求精 传承那股子精气神儿

/

上海市级重大工程——220千伏松工、华阳桥输电线路工程立塔现场

“一流城市需要一流电网”,为了服务上海市定位“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上电人正在着力打造建设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企业,成为城市电网高端技术供给者和先进技术引领者。

上海电科院伴随着上海的发展,电网的成长,是科技创新的主力,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周健对此深有感触:“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我们有特高压等部分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但在电网,尤其是配网可靠性等很多领域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自主创新的不懈努力,去缩小差距,乃至反超,最关键的是始终坚持追求世界冠军的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上电人于2015年在国内首次开展配电自动化集成测试,于2016年创立全国首个智能配网技术中心,2017年自主研发投运了国内首套“配电终端自动检测机器人”,实现了自动仓储、自主检测、机器视觉识别、无线通讯、高级后台功能的高度集成化,解决了困扰配网设备检测的数量和质量两大问题,目前已完成近8000台套配网终端检测,成为上海智能配网建设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城市电网中,大风吹起的异物,飘飞风筝线的缠绕,粗心的挖掘作业等都可能会引起电力线路的故障,造成居民和企业的停电。当电力线路发生故障时,需要尽快查找故障地点、确认故障原因,才能消除故障。目前,人工巡视依然是查找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当遇到恶劣天气或地形条件恶劣时会给故障查找带来很大困难,这种故障-查找方式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容易造成线路停电时间过长,造成较大的影响和损失。

智能配网技术的研究和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将从根本上解决故障停电的问题,相较于日本东京的100%配电自动化全覆盖,上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在智能化领域,由于更快地引入包括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我们会走得更快。

大量的基于自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配网终端设备故障指示器将接入配电网。能够改变过去人工巡视查找故障的落后做法,在故障发生后的3分钟内即可通过与故障定位系统的结合,在调度中心给出故障位置和故障时间的指示信息,在故障发生后的10分钟内可以隔离故障区域,自动恢复其余区域的供电,将停电损失减到最小。网格化部署的应急维修人员将根据指示迅速赶赴现场,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工作效率,保证上海城市的安全运行。

“三清”博士谢邦鹏,本科硕士博士都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他是上海电力的高学历人才中的优秀代表。“在我们学校,有一句很出名的话——‘哪怕扫大街,也要做那个扫的最干净的’。”在谢邦鹏看来,只有不断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

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自1987年起就开始涉足换流站的建设工作,至今已有30年的建设经验。30年来,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不仅完成了全国第一个500千伏换流站——南桥换流站的建设工作,同时也参与了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奉贤±800千伏换流站以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的安装工作,建设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葛洲坝至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工程两端的换流站分别设在葛洲坝和上海,上海的站址位于奉贤,被命名为南桥±500千伏交直流变电站。

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起这项重要工程的建设任务,由于这是我国第一座±500千伏换流站,在国内根本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施工完全依靠摸索。对此,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于1984年11月成立了南桥变电工程办公室,开始着手南桥站的施工准备工作。该室先后编制了39种设备的技术措施,将收集到的国外图纸和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技术人员实施了专业方面的培训。

“当时我们的机械吊装设备不足,员工靠着肩扛手抬,把百余台隔离开关和3000只绝缘子安装到位。”时任南桥换流站项目经理的周新福回忆说。

企业员工充分发挥才智,克服各种困难,保障了所有关键项目的顺利完工。南桥站先后6次启动都是一次启动成功。经启动验收委员会组织签署交接验收证书,确认工程项目全部完工,工程质量优良。

1987年,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获上海市十五件重点实事工程立功竞赛优秀公司;1989年,南桥站获中国建筑业联合会颁发的鲁班奖,这也是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首次获得鲁班奖。

南桥换流站建设结束后,在经历了换流站建设长达10余年的“空窗期”后,2002年,荆州换流站的中标建设正式开启了上海送变电换流站建设团队的新发展历程。紧接着,2009年4月,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第一个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变电工程——±800千伏奉贤换流站电气安装项目正式开工,施工周期仅15个月。

奉贤换流站建设完工后,上海送变电换流站建设团队并未停下脚步,他们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安装作业水平。在之后的几年中,他们分别参与了±800千伏泰州换流站以及±800千伏南京换流站的电气安装施工。

2017年1月6日,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昌吉换流站电气安装B包。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薪火相传,这是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倡导的传承理念,传递的不仅仅是技术,同样还有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的拼搏奋斗精神。

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上海送变电换流站建设团队将技术和工艺不断传递,将创新和精神不断发扬。

三十载只是个开始,未来,他们定能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