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来华建厂 马斯克再添新“忧”?

汽车 2018-08-14 22:45:08 来源:爱卡汽车网

  原标题:特斯拉来华建厂 马斯克再添新“忧”?

  自带热点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走到哪儿都能掀起一阵话题。7月13日,身着西装的马斯克在上海街头吃煎饼的照片刷屏网络,不少吃瓜群众上前围观拍照,“钢铁侠”如此接地气的形象令人倍感亲切。

  算起来,马斯克在中国已经停留了至少三天,此次中国行也算收获颇丰。先是7月10日,特斯拉在上海临港建厂的事尘埃落定;紧接着12日,马斯克又低调现身北京,会见了市长陈吉宁,并确定在京设立中国区总部研发中心,这也是除美国外特斯拉的首个研发中心。

  又是在华建厂,又是建研发中心,且都是美国外的“首个”,看来马斯克“吃定”中国了。不过,先别着急勾画“诗和远方”,对马斯克来说,一波危机尚未解决,新的烦心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来华建厂“八字”刚有“一撇”

  喊了三年“狼来了”,“狼”终于来了!

  7月10日,特斯拉公司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正式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至此,特斯拉将在华建厂这事尘埃落定。

  根据协议,特斯拉将在上海临港建设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超级工厂,而且是独资。项目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车,堪比其美国工厂Gigafactory。马斯克称其为“Dreadnought”,意为“无畏战舰”,颇有“钢铁侠”的风范。

  听起来不错,是不是特斯拉迷们的福利来了?Model 3更便宜了?攒钱买特斯拉有望了?不,事实并没这么简单。

  谁说Dreadnought工厂一定生产Model 3?

  去年,特斯拉在华建厂备受热议时,马斯克确实曾透露,“新工厂早期主要生产Model S和Model X,未来将以生产Model 3和入门级Model Y为主。”但真正建厂结束、新车下线要等到何时还是未知。

  “设备安装调试加上生产,两年时间根本不够,仅设备安装调试就得半年。”较有经验的传统主机厂江淮相关负责人告诉爱卡汽车,“如果是在美国定制设备,运输到上海就需要40天左右。”而吉利汽车动力总成研究院副院长赵福成特别咨询了负责建厂的同事,并转述道,“从打桩开始,需要36个月,最快也要32个月。”一个年产10万辆车的工厂都需要2年时间才能完工,更何况年产50万辆的超级工厂?

  就算新工厂三年完工并投产,届时是否将生产Model 3还不一定,也许生产Model Y,当然也不乏生产其他新车型的可能。

  另外,谁说在华建厂就等于国产化,车就一定便宜了?

  要知道,上海临港属于自贸区,从自贸区运输到内地的车辆依然是进口车,关税依旧免不了,顶多距离比美国近了,运输费节省了。能省多少?根据2014年特斯拉刚进入中国时公布的价格,每辆Model S从美国到中国的运输和装卸费为36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2.5万元又有何吸引力?

  最后,目前深陷债务危机的特斯拉又该拿什么建厂?

  特斯拉公司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净亏损7.8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净亏损3.97亿美元相比扩大90%,创历史亏损最高纪录。而今年上半年,产能不足、用户退单、规模化裁员等,不断在挑战着特斯拉生存能力。如此境况是否能够在华顺利建厂着实令人质疑。

  7月12日晚间消息,松下公司抛来橄榄枝,称愿意与特斯拉在中国建厂方面展开合作。但松下汽车与工业系统部总经理Yoshio Ito称,“松下尚未接到特斯拉在中国合作的请求。”或许,这与特斯拉资金问题不无关系。

  其实,投资人一直希望特斯拉能够在华建厂,而今终于走到这一步,也算是马斯克给投资人一个交代,为的是接下来能够顺利融资。然而,究竟能否顺利融资还是个大问题,毕竟特斯拉所需要的将是一笔更高额的资金。

  目前看来,特斯拉在华建厂只是八字刚有一撇的事,一旦在融资方面不顺利,将很有可能影响建厂和新车下线的进程。

  能否引发“鲶鱼效应”?

  目前,特斯拉可以说是众多纯电动车的“标杆”,无论车辆的续驶里程、性能还是外观、配置等,能与之媲美的车型寥寥无几。但其美中不足的就是价格过高,使得市场购买力不足。这是当前的形势,那么,三年后这一国内形势是否会改变呢?

  以2025年为节点,大多车企的战略规划已经在路上。以自主品牌为例,届时,东风将推出100多款新能源车;吉利将首推插电混动车型,且将三条技术路线发展新能源;上汽、奇瑞、广汽等也都明确提出了具体战略规划。此外,最具竞争力的外资品牌,如大众届时将投资100亿,推出40款新能源车;奥迪三年内将在华推出2款纯电动车;通用3年内将投产10款新能源车,在此不一一列举。随着2020年新能源补贴的退出,国内竞争环境也将更加公平化,而安全、性价比和续驶里程将是最具竞争力的购车因素。

  再来看特斯拉车型,目前相对比较符合国内消费市场的Model 3,如果按照现有定价来看,3.5万美元起,折合人民币23.6万元,以国内标准进口车15%的关税来算,大概需要30万元才能买到。

  试想三年后,30万元左右,续驶里程500km的车型是否还具备市场竞争力,尚且还不能下定论,但从竞争环境来看,特斯拉的对手正在虎视眈眈,危机感时刻存在。

  如何立足中国市场?

  马斯克算是享受到中国新对外开放政策的首个“吃螃蟹”的人,在上海独资建厂,又是上海市首个大型外资在华投资项目。而且,马斯克此次来京也受到了北京市长的欢迎。对中国来说,特斯拉的到来能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时还能够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而特斯拉又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不得不说,最关键的是要快马加鞭建厂。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实力较强的车企早已做好战略布局,特别是眼下,中外车企新一轮合资潮来临,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计划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车型。而当前,特斯拉在华建厂的步伐越慢,竞争压力就越大。

  另外,车辆的安全可靠性也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此前特斯拉着火事件,已经使特斯拉在华信誉打了折扣,而从近期特斯拉前员工爆料来看,“将含有危险孔洞的电池装配在部分车辆中;淡化汽车规格对安全的影响;重复使用已被认定报废的汽车零部件”等,如果属实,那么特斯拉电动车也将在国内面临信任危机。因此,如果不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也难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以当前形势来看,特斯拉要想尽快在华站稳脚跟,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不容小觑,最关键问题则是是否能够顺利融到充足的资金。

  编辑点评:其实,特斯拉仅仅是未来两三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企业的典型。能够把握未来市场趋势的车型,永远都是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脱离了消费购买力去谈未来汽车,那只不过是在“画饼”。对新能源车来说,续驶里程、安全和价格是消费者是否愿意去购买的决定性因素,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如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