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里我要3万亩绿

环保 2018-06-19 21:35: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腾格里达来月亮湖

  叶惠平(左)向原树华介绍梭梭树生长情况。
  魏 强摄

  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端,6年前出现第一抹新绿。植绿者用执着和艰辛,把这片绿扩大到了3万亩。这植绿的引领者,就是来自福建武夷山下、海峡边缘的叶惠平。

     

  屡败屡战不放弃

  马兰湖,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部。说是湖,其实并没有水,只是一小片含盐碱量较大的湿地,上面生长着一丛一丛的马兰花。无论花开还是花谢,热闹还是孤寂,叶惠平都坚守在这里。这个来自福建省的女性,带着她的团队,用6年的坚守和打拼,让这里的沙地披上了绿装。

  2011年春,香港籍企业家原树华先生来到阿拉善,注册成立了阿拉善盟源辉林牧有限公司,在马兰湖一带承包了这片沙漠,用企业管理的方式进行治理,承包期30年。他把治理马兰湖沙漠的重任交给了叶惠平,任命她担任公司总经理。

  叶惠平没有忘记,刚来腾格里沙漠旅游的时候,曾陶醉于这里的大漠风光,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然而,当她真正融入沙漠,亲自点燃“孤烟”时,体验到的却是艰辛。

  叶惠平和她的员工们计划先做尼龙方格固定沙丘,然后种树,但是3万亩沙漠得做多少尼龙方格?成本太高。不可行。

  他们在沙漠里打了机井,想把地下水抽上来浇树。但是在沙漠里一棵一棵浇灌数万株树苗谈何容易。失败了。

  为了防止风沙把树苗刮倒,他们拉来土培在树苗周围。结果风沙不但把沙子卷走,还把沙子下面的土和树苗也卷走了。失败了。

  他们栽种过胡杨、新疆杨、沙枣、梭梭、花棒、沙拐枣等,成活率不足20%。每年春天,沙漠里刚刚泛起一抹绿色,一场大风就把这抹绿色全卷走了。

  一次失败的尝试,又一次失败的探索,似乎这块沙地都快心灰意冷了。但是,他们的意志始终坚定,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最初和叶惠平一起来马兰湖治理沙漠的4个人,由于无法承受失败的打击,也无法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都陆续离开了。叶惠平没有走,也没有想过放弃,她坚信天道酬勤。

  直到2014年,叶惠平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经过种植发现,沙柳最适宜在腾格里沙漠生长。沙柳树苗栽种在1.2米的深处,就能吸收到地下水分了。栽种下去两枝,成活以后能够变成几枝、十几枝、几十枝,固沙效果非常好,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

  这是天大的惊喜。2012年到2014年,他们总共植树不到1万亩,2015年一年就栽种了1万亩,2016年又栽种了1万亩。至此,3万亩沙漠的绿化任务基本完成。

  沙漠变绿洲

  2015年栽种的沙柳已经长到两米多高了,非常壮观。1亩沙柳的种植成本只有150元。

  沙丘被植被拥抱着,变得“规矩”了,不再肆意流动了。沙漠治理成效初显,这让叶惠平的团队很兴奋,也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如今,阿拉善盟源辉林牧有限公司共有10名固定员工,他们大多是叶惠平从历年植树造林的临时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春季风多,是植树造林的关键时期,他们要和时间赛跑。每天出工时,他们要在头上套一个布套子,把头脸和脖颈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

  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就在沙漠腹地搭建营地,吃住在帐篷里。完成这一片沙漠的植树任务,再转移到下一个地方。营地不断地转移,植被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

  叶惠平从小喜欢植物。来到马兰湖以后,对沙生植物又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她坚持认为植物是有灵性的。为了证明她的观点,她列举了一位外国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说植物和动物一样具有感知能力。不管她所说的感知能力是否存在,总之,她种下的沙柳活了,植被绿了,沙丘漂亮了。

  “我们承包的3万亩沙地,到现在基本上治理完毕。下一步,我们要把沙顶治理好,到那时候,马兰湖就会形成自己的小气候。”叶惠平说着一口福建普通话,声音很好听。

  3万亩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换算成面积,是20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的沙漠里,全是绵延起伏的沙丘,有的沙丘非常高,更像一座小山。“找不到一棵乔木,连像样的灌木都很难找到。喜鹊找不到筑巢的树,只好把巢筑在矮小的灌木上。”刚到马兰湖时看到的情景,是叶惠平最难忘的记忆。

  “现在,獾猪、狐狸、野兔等动物成了马兰湖的常住户,鸟类也飞来20多种。”叶惠平说起这些不无得意。

  “我们是国土绿化大军中的一支小分队,在沙漠里建成了绿洲,改变了这里的生态。看着这里发生的变化,大家都觉得没白忙一回。”叶惠平说。

  (王 开 荣松如 刘 春 刘宏章 魏义民)

  本版图片均据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